道教祖师-四值功曹
四值功曹,为道教所信奉的天庭中值年、值月、值日、值时的四位小神,相当于天界的值班神仙。
关于四值功曹的职能和事迹在明清小说中有诸多记载。如《西游记》第五回,孙晤空大闹蟠桃胜会,逃出天宫后,玉皇大帝十分恼怒,命四大天王、托塔李天王、哪吒三太子,点拔二十八宿、九曜星君十二元辰、五方揭谛、四值功曹、五岳四滨等,布下天罗地网,捉拿妖猴。其中四值功曹并非冲锋陷阵者,而是专门为诸将记功劳的,无奈那妖猴神通广大,弄得功曹无功可记,后来终为二郎神记上一功,因为其拿住了孙猴子。
第三十二回《平顶山功曹传令莲花洞木母逢灾》中,功曹变成樵夫,给唐僧师徒报信,让他们做好准备对付妖怪。可见四值功曹除了任记功官外,还充当守护神。在《西游记》中,四值功曹和护教伽蓝、六丁六甲、五方揭谛等,奉观音菩萨之命,暗中保护唐僧。每当孙晤空不在唐僧身边,唐僧有难时,他们就成了唐僧的保护神。
其实四值功曹中要数值日功曹最繁忙,每天都要恭恭敬敬地守在天上,人间的道士、法师施法时,总要向天上叫唤:“值日功曹何在?”还得随叫随到,少不了一番劳累,故值日功曹又叫当值功曹。
又《金瓶梅》第三十九回中,道官为西门庆在玉皇庙打醮,设下许多符文箓命,其中一道就是请功曹充当送符神吏,“捧奏三天门运递关文”。又第六十六目写道:“金童扬烟,玉女散花,执幢捧节。监坛神将,三界符使,四直(值)功曹,城隍社令,土地祗迎,无不毕陈。”即为黄真人炼度时,斋坛上所奉之神位。如《红楼梦》第十二回,僧道为秦可卿超度的榜文上写道:“恭请诸位伽蓝、揭谛、功曹等神,圣恩普喝,神威远镇……。”自此可见,四值功曹还呈选人间“上达天庭”的表文(焚烧后),充当书吏。
纵观上述,四值功曹虽然官小,但责任重大,因而受到了天庭的重视,并受到了道教的信奉。
道教祖师-三十六天将
三十六天将渊源于中国古代对北斗的崇拜,故又称三十六天罡。
道教认为北斗众星中有三十六罡,每个天罡星中有一神,共三十六位神将。而切每位神将皆有名有姓,并非虚指。
他们是蒋光、钟英、金游、殷郊、庞煜、刘吉、关羽、马胜、温琼、王菩、康应、朱彦、目魁、方角、耻通、邓郁光、辛汉臣,张元伯、陶元信、敬雷洁、毕宗远、赵公明、吴明远、李青天、梅天顺、熊光显、石远信、孔雷拮、陈元远、林大华、周青远、纪雷刚、崔志旭、江飞捷、驾天祥、高克。以上三十六天将,有的原是历史上的人物,如关羽,属忠义孝烈的代表,死后封之为神。有的是高道,如王菩,羽化后被神话,成为王灵官。更多为传说中的人物,如泰山神温琼(又作瘟神)。财神赵公明(亦作冥神、瘟神)。还有小说中的人物,如太岁神殷郊。当然也有些不甚明了。
道士在斋坛作法时,常召请三十六天将下界驱鬼。如《上清天枢院回车毕道正法》日:“三十六天罡,天中大神王七总元君,为吾驱祸殃。即道士在斋醮祈禳时所用之经法。
据《北方真武祖师玄天上帝出身全传》(亦称《北游记》)称,三十六天将均为真武大帝收伏的神,但是玉帝所封全部隶属真武麾下三十六天将与前说有所不同。他们是水火、龟蛇二将、赵元帅赵宫明、显灵关元帅关羽、雷开、苟毕二元帅风轮周元帅广泽、尽忠张元帅张健、火德谢元帅谢仕荣、灵官马元帅毕光、管打不信道朱元帅朱彦夫、考校党元帅党归籍仁圣康元帅康席、混炁庞元帅庞乔、降生降元帅高原、降妖辟邪雨元帅雨田、威灵瘟元帅雷琼、神雷石元帅石成、虎丘王高二元帅王铁、高铜、先锋李元帅李伏龙、纠察副元帅副应、太岁殷元帅应高、猛烈铁元帅铁头、电母朱娘、雷公酆都辛元帅、月孛天君朱孛娘,豁落王元帅王忠、杨元帅杨彪、刘天君刘俊、聪明二贤高委、师旷、二太保任无别、宁世考、邓元帅邓成、辛元帅辛江、张元帅张安。书中描述了真武收伏三十六天将的全过程。在民间传说中,三十六天将常与二十八宿,七十二地煞联台出动,阵妖伏魔。
道教祖师-二十八宿
二十八宿原为星宿的名称,中国古代的星象家把太阳和月亮经过的天区称作“黄道”。并把黄道中的星宿分为二十八个星座,叫做二十八宿。道教认丸每个星座都有一个神将,共有二十八位神将,也称作二十八宿。道经按东南西北方向将二十八宿分为青龙朱雀白虎玄武四组。
《三洞珠囊》卷七《二十八法门名数品》引《度星经》云:东方青龙七宿神君为角宿,字君帝;亢宿,字君明;氐宿,字君上;房宿,字君真;心宿,字君贞;尾宿,字君利;箕宿,字君长。北方玄武七宿神君为犏,字君子;牛宿,字君居;女宿字君陈;虚宿字君通;危宿字君参;室宿字君王;壁宿字君婴。南方朱崔七宿神君为井宿, 字君节;鬼宿,字君居;柳宿,字君迁;星宿,字君明;张宿,字君府;翼宿,字君信;轸宿,字君乾。西方白虎七宿神君为奎宿,字君时;娄宿,字君利;胃宿,字君明;昂宿,字君玉;毕宿,字君进;觜宿,字君明;参宿,字君成。并称此二十八宿皆能进亡人,不令复连后生之人也。又据《谢五墓醮仪》曰:“东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七宿奎、娄、胃、昂、毕、觜、参,南方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
凡人家四十六世以来有咒诅盘结者,此二十八宿能为人解而散之。”然二十八宿的具体职能,据《北斗牿法武威经》、《无上黄箓大斋立成仪》卷五十五、《道门定制》卷三等经记载:“凡二十八宿各有司,尽关璇玑之分,若风雨雷雹人间万汇,并随武威占剋,无不具载,明者察之。”
东方七宿星君中角宿星君主人间雨泽,亢宿星君主人间大风,氐宿星君主人间狂风,房宿星君主惊风骇雨,心宿星君主人间雨泽,尾宿星君主祥云瑞气,箕宿星君主斜风细雨。北方七宿星君中斗宿星君、牛宿星君主云气,女宿星君主阴阳,虚宿星君主人间大风,危宿星君主旋风走石,室宿星君主人间阴翳,壁宿星君主阴寒雨泽。西方七宿星君中奎宿星君主人间风雨,娄宿星君主人间大风,胃宿星君主人间风,昂宿星君主人间晴,毕宿星君主天地开奉,觜宿、参宿星君主人间风雨。南方七宿星君中井宿星君主天色黄昏,星宿星君主丢气晴朗,张宿星君主时气不和大热,翼宿星君主晴朗,轸宿星君主晴。
鉴于上述职能,道士在斋醮作法时,常召请二十八宿神君下凡妖伏魔。
道教祖师-四 象
在道教护卫神中,有一种专门用于镇守道观山门的天神,他们就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称为“四象”,亦称“四灵”。如道教胜地青城山天师洞(古常道观),在巍峨的山门前面,左右各建有一座神殿,左殿塑威武的青龙神像,名孟章神君,右殿塑勇猛的白虎神像,名监兵神君。
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源于中国古代的星宿信仰,中国古代将天空分成东、北、西、南区域,称东方为苍龙象,北方为玄武(龟蛇)象,西方为白虎象,南方为朱雀象,是为“四象”。这种“四象”是古人把每一个方位的七宿联系起来加以想象而成的四种动物的形象。如东方苍龙,角宿象龙角,氐、房宿象龙身,尾宿象龙尾。南方朱雀则以井宿到轸宿象鸟,柳宿为鸟嘴,星为鸟颈,张为嗪,翼为羽翮。后来古人又将其与阴阳五行五方五色相配,故有东方青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之说。后又将其运用于军窖军列,成为行军打仗的保护神,如《礼记曲礼上》曰:“行,前朱鸟(雀)而后玄武,左青龙而右白虎,招摇在上。”陈皓注曰:“行,军旅之出也。朱雀、玄武、青龙、自虎,四方宿名也。”又曰:“旒(liu,旗子上的飘带)数皆放之,龙旗则九旒,雀则七旒,虎则六旒,龟蛇则四旒也。”即说其表现形式是将“四象”分别画在旌旗上,以此来表明前后左右之军阵,鼓舞士气,达到战无不胜的目的。《十三经注疏礼记曲礼上》论及其作用时说:“如鸟之翔,如龟蛇之毒,龙腾虎奋,无能敌此四物。”可见其作用之大。
道教兴起后,沿用古人之说,将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纳入神系,作为护卫之神,以壮威仪。《抱朴子杂应》引《仙经》描绘太上老君形象时说:左有十二青龙,右有二十六白虎,前有二十四朱雀,后有七十二玄武。十分气派,着实威风。后来,四象逐渐被人格化,并有了其封号,据《北极七元紫延秘诀》记载,青龙号为“孟章神君”,白虎号为“监兵神君”,朱雀号为“陵光神君”,玄武号为“执明神君”。不久,玄武(即真武)的信仰逐渐扩大,从四象中脱颖而出,跃居“大帝”显位,青龙、白虎则被列入门神之列,专门镇守道观的山门。宋朝范致能《岳阳风土记》云:“老子祠有二神像,谓青龙、白虎也。”明姚宗仪《常熟私志舒寺观篇》云:“致道观山门二大神,左为青龙孟章神君,右为白虎监兵神君。
青 龙
青龙原为古老神话中的东方之神,道教东方七宿星君四象之一。为二十八宿的东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其形象龙,位于东方,属木,色青,总称青龙,又名苍龙。《太上黄箓斋仪》卷四十四称青龙东斗星君”为:“角宿天门星君,亢宿庭庭星君,氐宿天府星君,房宿天驷星君,心宿天王星君,尾宿天鸡星君,箕宿天律星君。”至于其形象,《道门通教必用集》卷七云:“东方龙角亢之精,吐云郁气,喊雷发声,飞翔八极,周游四冥,来立吾左。此外,道教还将其用于炼丹术语,如《云笈七籖》卷七十二引《古经》四神之丹称:青龙者,东方甲乙木水银也,澄之不情,搅之不浊,近不可取,远不可舍,潜藏变化无尽,故言龙也。
白 虎
白虎原为古老神话中的西方之神,道教西方七宿星君四象之一。为二十八宿的西方七宿(奎、娄、胃、昂、毕、觜、参),其形象虎,位于西方,属金,色白,总称白虎。《太上黄箓斋仪》卷四十四称白虎西斗星君为:“奎宿天将星君,娄宿天狱星君,胃宿天仓星君,昂宿天目星君,毕宿天耳星君,觜宿天屏星君,参宿天水星君。”至于其形象,《道门通教必用集》卷七云:“西方自虎上应觜宿,英英素质,肃肃清音,威摄禽兽,啸动山林,来立吾右。”同时,道教亦将其用于炼丹术语,如《云笈七羲》卷七十二引《古经》四神之丹称:“白虎者,西方庚辛金白金也,得真一之位。《经》云:子若得一万事毕,淑女之异名,五行感化,至精之所致也。其伏不动,故称之为虎也。
朱 雀
朱雀原为古老神话中的南方之神,道教南方七宿星君、四象之一。为二十八宿的南方七宿(井、贵、柳、星、张、翼、轸),其形象乌,位于南方,属火,色赤,总称朱雀,亦名“朱鸟”。《太上黄箓斋仪》卷四十四称南方朱崔星君为:“井宿天井星君,鬼宿天匮星君,柳宿天厨星君,星宿天库星君,张宿天秤星君,翼宿天都星君,轸宿天街星君。”至于其形象,《道门通教必用集》卷七云:“南方朱崔,从禽之长,丹穴化生,碧雷流响,奇彩五色,神仪六象,来导吾前。”同时,道教也将其用于炼丹术语,如《云笈七籖》卷七十二引《古经》“四神之丹”称:朱崔者,南方丙丁火朱砂也,刨液成龙,结气成鸟,其气腾而为天,其质阵而为地,所以为大丹之本也,见火即飞,故得朱崔之称也。
玄 武
玄武原为古老神话中的北方之神,道教北方七宿星君、四象之一。为二十八宿的北方七宿(斗、女、虚、危、室、壁),其形象龟,亦称龟蛇台体,位于北方,属水,色玄,总称“玄武”。《太上黄箓斋仪》卷四十四称北方玄武星君为:“斗宿天庙星君,牛宿天机星君,女宿天女星君,虚宿天卿星君,危宿天钱星君,室宿天廪星君,壁宿天市星君。”至于其形象,《道门通教必用集》卷七云:“北方玄武,太阴化生,虚危表质,龟蛇台形,盘游九地,统摄万灵,来从吾右。”同时,道教也将其用于炼丹术语,如《云笈七签》卷七十二引《古经》四神之丹称:“玄武者,北方壬癸水黑汞也,能柔能刚。”《经》云:上菩若水。非铅非锡非众石之类,水乃河东神水,生乎天地之先,至药不可暂舍,能养育万物,故称玄武也。
道教祖师-北斗真君
北斗真君又称北斗星君、北斗七元星君。据《太上玄灵北斗本命延生真经》卷一、《太上玄灵北斗本命延生经注》卷上记载,北斗七元星君为:北斗阳明贪狼星君,北斗阴精巨门星君,北斗真人禄存星君,北斗玄冥文曲星君,北斗丹元廉贞星君,北斗北极武曲星君,北斗天关破军星君。
北斗真君的信仰来源于古人对北斗七星的崇拜,其依次为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道经中命名为贪狼、巨门、禄存、文曲、廉贞、武曲、破军。《史记天官书》说:北斗七星,分阴阳,建四时(春、夏、秋、冬),均五行(金、木、水、火、土),移节度(二十四节气),定诸纪(年、月、日、时、星辰、历数)。《重修纬书集成》卷二引《尚书纬》言其“州分国野,年命莫不政之”。卷六《河图帝览嬉》曰:“斗七星,富贵之官也。其旁二星,主爵禄。其中一星,主寿天。斗主岁时丰歉。” 《太上玄灵北斗本命延生真经注》卷一曰:“北斗者天地之大德大化,真炁正道,结为玄象,运乎中天,建四时,均五行,生杀万物,统牿天地,察录善恶,无一物不系其所管也。” 《太上玄灵北斗本命长生妙经》曰:“北斗,司生司杀,养物济人之都会也。”
《客座赘语》卷四还将北斗七星与天、地、人、时、音、律、星相配,称:“天枢为天,天璇为地,天玑为人,天权为时,玉衡为音,闿(开)阳为律,摇光为星。”并喊予其神性职能。称:
第一星日正星,主阳德,天子之象。二曰法星,主阴刑,女主之位。三曰公星,主祸害。四曰伐星,主天理,伐无道。五曰杀星,主中央,助四旁,杀有罪。六曰危星,主天仓五谷。七曰部星,亦曰应星,主兵。
第一星主天,二主地,三主火,四主水,五主土,六主木,七主金。
第一星主秦,二主楚,三主梁,四主吴,五主赵,六主燕,七主齐。
并称天子不恭宗庙,不敬鬼神,则第一星不明或变色。若广营宫室,妄凿山陵,则第二星不明或变色。若发号施令,不顺四时,不明天道,则第四星不明或变色。若废正乐,务淫声,则第五星不明或变色。若不劝农桑,不务稼穑,峻法滥刑,退贤伤政,则第六星不明或变色。若不务四方,不安夷夏,则第七星不明或变色。
另外《搜神记》卷三曰:“南斗注生,北斗注死。凡人受胎,皆从南斗过北斗,所有祈求,皆向北斗。”《老子中经》:“璇玑者,北斗君也,天之候王也,主制万二千神,持人命籍。”《真灵位业图》第七位左位“鬼官北斗君周武王”。道经宣称,凡一心信仰北斗者,便能得道成仙,从死籍上永远除名。《太上玄灵北斗本命长生妙经》曰:‘凡诸有情之人,即禀天地之气,阴阳之令,为男为女,可寿可夭,皆出其北斗之政命。”《道门科范大全集》卷五七亦称北斗七元君:“能解三灾厄、四杀厄、五行厄、六害厄、七伤厄、八难厄、九星厄、夫妻厄、男女厄、产生厄、复连厄、疫疠厄、精邪厄、虎狼厄、虫蛇厄、劫贼厄、枷棒厄、横死厄、咒誓厄、天罗厄、地网厄、水火厄、刀兵厄”等。《太上助国救民总真秘要》卷二还称七元星君“皆道装黄衣,乘黄云,白圭,顶中出玄气”。
至于北斗真君的来历,据《北斗本生经》载:古代有一国王名同御王圣德无边。国王有一爱妃,号紫光夫人,明哲慈慧。夫人许下大愿,要为周御王生下圣子,以辅佐乾坤。一年春天,夫人在温玉池中洗澡,“忽有所感,生莲花九苞,应时开发,化生九子。其二长子,是为天皇大帝、紫徽大帝”。其余七子便是北斗七星。
此外,北斗真君还有二位佐星,他们是北斗洞明佐辅星君和北斗隐元右弼星君,与北斗七元星君一起台称“北斗九辰星君”。